01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美丽中国建设提出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对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作出具体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
11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印发,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八项标志性战役。《意见》要求,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03 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臭氧浓度为1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连续两年实现PM2.5、臭氧浓度双下降。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4.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要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04 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成果丰硕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召开。国家主席席大大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主张和行动,提出构建“地球家园”的三重愿景,首次提出“人类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四点主张,提出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并宣布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期间,高级别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向国际社会发出各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开展行动的坚强决心和共识。
05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形成
2021年,我国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形成国家层面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此外,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加快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06 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7月7日,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经党中央批准,在生态环境部成立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7月7日,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成立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将引领激励各地区各部门把研究宣传贯彻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高地、学习宣传高地、制度创新高地和实践推广平台、国际传播平台,推动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走向世界。12月28日,由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内涵、理论逻辑、实践要求的理解和认识。
07 实施第二轮第三、四、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三、四、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陆续开展,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科学依法,对山西、辽宁、云南等17个省(区)及中国有色集团、中国黄金集团两家中央企业开展督察。重点督察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重点关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和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等,公开曝光了83个典型案例,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08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2019-2020年度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截至12月3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累计成交额达76.61亿元。同时,还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首次组织开展电力行业碳排放报告质量监督帮扶专项行动。
09 云南野生亚洲象安全“回家”
云南野生亚洲象北移一事引起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1年,云南野生亚洲象北移一事引起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经过500多天的游历,北移的15头亚洲象全部安全南返。野象北移南归期间,政府和群众妥善应对、精心守护,体现了我国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日益增强,护象行动得到世界点赞。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亚洲象栖息地得到保护与修复,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0多头发展到目前的约300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生态恢复、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
10 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公布
10月14日,第五批10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4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正式公布。自2017年起,生态环境部已经命名了共3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3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多层次示范体系得到进一步丰富,在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探索“两山”转化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有效路径,2021年,国家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等提出要求并作出部署,着力推动“两山”转化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来源:中国环境报